川渝頁巖氣前線指揮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已有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以及民營鉆井公司共計153臺鉆機云集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還有源源不斷的鉆機在路上。
“川南頁巖氣的勘探開發,將帶動地區GDP增長,助力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長期從事天然氣經濟研究的西南油氣田公司經研所戰略管理與規劃室主任周娟告訴記者,“長江經濟帶發展概念最早是在2014年9月提出,幾乎與‘一帶一路’倡議同時。在川渝地區,頁巖氣帶來的是產業升級,綠色環保、物流通道效應。”
2017年,國土資源部(現自然資源部)提出建設長江經濟帶頁巖氣勘探開發基地。按照基地規劃:到2035年,川南地區頁巖氣累計產量將達到數千億立方米。按照2012年投入產出基數計算,每立方米天然氣將帶動8.61元產值,將累計帶動地區GDP增加數萬億元,相當于沿海發達省份一年的經濟總量。
這一大串數據,在經濟學家眼里是激動的,而對從事頁巖氣開發的中國石油等企業來說,卻充滿艱難與挑戰。
2006年,西南油氣田就開始了對頁巖氣的評價、研究,并與美國新田石油公司開展合作。據四川頁巖氣公司副總經理陶詩平介紹:2012年寧201-H1井完鉆,成為中國第一口具有商業開采價值的頁巖氣井的時候,他正在美國交流,喜訊傳來,平添了一份勇氣和責任,看到了中國頁巖氣的廣泛前景。
陶詩平告訴記者:“頁巖氣開發最大的困難是水平井鉆井技術和壓裂技術,這兩條解決了,頁巖氣的春天就到來了。”目前,頁巖氣井水平段長度達到2500米至3000米,壓裂技術由從前的單井“千方砂萬方液”上升到可壓裂4.5萬立方米水。
2018年12月24日,川南頁巖氣日產氣量突破2000萬立方米,達到空前的2011萬立方米,成為目前國內日產量最大的頁巖氣田。中國石油川渝頁巖氣前線指揮部確定:2019年將實現新增探明儲量7000億立方米、產量77億立方米,2020年將完成年產量120億立方米目標,到“十四五”期間,年產能將達到200億立方米。
根據興文縣委部署,全縣每個村都成立了“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管理集體經濟。幾年前,雙合村對外招商引資,一個外地老板進山考察后對周興松說:“我看好你們這兒的山,但路太難了。”周興松估計,路修好了,那個老板還會回來找他。
談到頁巖氣對地方的貢獻,周娟告訴記者:“與當地合作開發,例如長寧頁巖氣公司、四川頁巖氣公司等,都是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合作,也就是用目前最先進的經濟運行機制——混合所有制,推動頁巖氣開發。”
在頁巖氣輸氣干線寧納線的興文配氣站閥室內,記者看見一個預留的口子,它為地方經濟騰飛埋下了伏筆。